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7-23 01:17:5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0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发〔2005〕14号

  

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为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管理,防范投资运作风险,根据《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托管指引》)等规定,现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产险、寿险资金的特性,制定股票投资策略方案,并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股票投资业务申请。

  二、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应当符合以下比例规定:

  (一)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的余额,传统保险产品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本公司上年末总资产扣除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资产和万能保险产品资产后的5%;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投资股票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可为该产品账户资产的100%;万能寿险产品投资股票的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不得超过该产品账户资产的80%。

  (二)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流通股本低于1亿股上市公司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含投资连结、万能寿险产品,下同。)的20%;

  (三)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同一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的5%;

  (四)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同一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数量,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10%,并不得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五)保险机构投资者持有可转换债券转成上市公司股票,应当转入本公司股票投资证券账户,一并计算股票投资的比例;

  (六)保险机构投资者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应当在委托协议中明确股票投资的资产基数和投资比例。

  三、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应当依据《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试行)》,立足于长期、稳健投资,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制度,实施股票投资全过程风险控制,覆盖每一个风险点。保险机构投资者应当使用风险控制技术方法和手段,控制股票投资风险。

  四、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资产市场价值发生大幅波动,亏损超过本公司股票投资成本10%的,或者盈利超过本公司股票投资成本20%的,应当于3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送《股票投资风险控制报告》。《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报告期股票资产市场价值及变动的情况;

  (二)股票投资风险容忍度指标、目前风险容忍度状况以及执行控制风险的情况;

  (三)股票资产的风险评估;

  (四)股票资产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其他认为需要报告的事项。

  五、保险机构投资者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托管人和证券经营机构。保险机构投资者选择托管人应当与商业银行总行签订托管协议,不得将股票资产托管业务与托管人的有关业务挂钩。

  六、保险机构投资者必须开设新的股票投资证券账户。保险机构投资者向中国保监会提交股票投资的申请材料,除《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内容外,应当包括《证券账户申请书》、《席位申请书》,投资连结、万能寿险产品还应当包括产品批复文件(复印件)一式三份。

  七、保险机构投资者应当凭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门的《证券账户确认函》,委托托管人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公司)开立证券账户。

  保险机构投资者原有证券账户,一律不得进行股票投资。原有证券账户清理规范事项另行通知。

  八、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必须指定专门的银行账户,用于与托管人处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之间资金的划出划回,参与一级市场申购的资金划拨,必须通过专用存款账户进行。

  九、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必须通过自有的独立席位进行受托资产的股票交易。申请办理股票投资专用席位,应当凭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门的《席位确认函》,到证券交易所办理相关手续。

  保险机构投资者租用证券经营机构席位的,该证券经营机构必须符合《暂行办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租用的席位不得与证券经营机构的自营席位及其他非自营席位联通。

  十、保险机构投资者实行资产全托管制度的,应当将全部股票、银行存款、央行票据、国债、企业债、金融债、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委托托管人保管,并将有关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交由托管人管理。

  十一、保险机构投资者应当与证券交易所、中国结算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托管人等相关机构,做好有关席位、证券账户、交易、清算等环节的各项技术衔接工作,确保机房设施、计算机设备、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通讯设备等系统安全准确运行和信息畅通。

  十二、保险机构投资者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守法守规,依规运作,依法接受监管。保险机构投资者依据《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不得将股票资产用于信用交易,不得用于向他人发放贷款或提供担保。如违反《暂行办法》、《托管指引》等法规的,中国保监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四十五条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五年二月七日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绍政办发〔2007〕115号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绍兴市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七月十三日



绍兴市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一、考核范围
  各县(市、区)政府。
  二、考核指标
  1.政府主导机制(18分)
  建立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得2分。
  旅游业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且有专题部署,得4分,没有纳入且没有专题部署的不得分。
  当年政府领导对旅游工作有专题调研,得2分,没有的不得分。
  政府出台旅游业扶持政策并按规定兑现的,得10分,没有全部兑现的,酌情扣分。
  2.旅游发展指标(35分)
  完成年初市下达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指导性目标,得10分。未完成或超额完成按分值与指导性目标之间的比例相应扣分或加分。最高得分不超过15分。
  完成年初市下达的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指导性目标,得10分。未完成或超额完成按分值与指导性目标之间的比例相应扣分或加分。最高得分不超过15分。
  完成年初市下达的旅游总收入指导性目标,得15分。未完成或超额完成按分值与指导性目标之间的比例相应扣分或加分。最高得分不超过20分。
  3.旅游规划编制(5分)
  县(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修编并组织实施的,得5分,未修编的不得分。
  编制旅游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的,每1个加1分。
  4.旅游项目投入 (20分)
  当年旅游景区建设 (不含农家乐)实际投入达2亿元,得12分。每增加0.5亿元加1分,不到2亿元的每减少0.5亿元扣1分。总分最高不超过16分。
  当年其他项目(酒店、游客中心、旅游厕所、道路指示标识牌等)建设实际投入达1亿元,得8分。每增加0.5亿元加1分,不到1亿元的每减少0.5亿元扣1分。总分最高不超过12分。
  以上投入须有凭证,没有凭证不得分。
  5.旅游宣传促销(10分)
  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旅游主题活动,每年设计载体开展有影响的旅游主题活动,注重创新并在营销上有突破的,得10分,没有做到的酌情扣分。
  自己制作城市形象广告并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播放的,外加3分。
  6.旅游行业管理(12分)
  按规定参加省、市旅游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得2分,未全部参加相应扣分。
  县(市)自行组织培训,参加人数超过从业人员(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区)一半,得2分。未达到要求酌情扣分。
  认真做好旅游统计和旅游信息工作,得2分。不符合要求视情扣分。
  重视旅游安全工作,制度健全,预案完备,责任落实,无安全事故,得6分,不符合要求视情扣分。
  7.旅游产品升级
  当年新增5A级旅游区的,每1个加8分;4A级的,每1个加3分;3A级的,每1个加2分。
  当年新增五星级旅游饭店的,每1家加3分;四星级的,每1家加2分;三星级的,每一家加1分。
  当年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每1个加4分;国家级风景区、水利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全国文保单位的,每1个加2分;省级风景区、森林公园、文保单位的,每1个加1分。
  当年新增国际旅行社的,每1家加2分。
  当年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的,加2分。
  完成主要道路和旅游区的交通指标牌,加2分。未完成酌情扣分。
  三、组织实施
  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市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政府要对照考核指标,认真自查打分,并将自查结果于次年1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市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查打分情况须提供相关的证据)。市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在1月中下旬对各县(市、区)进行综合考评,确定不同等级,给予适当奖励,奖励经费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

关于评选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建设部 人事部


关于评选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建设厅(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建设局,建设部直属各单位,中建总公司,中房总公司,建研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全国建设系统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建设系统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建设事业的发展,人事部、建设部决定,表彰一批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现将推荐、评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奖励名额

  (一)评选范围:评选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范围是:在建设系统所属的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科技教育、园林风景等岗位工作满四年以上的全体从业人员。评选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的范围是: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建设系统的企业、事业单位。

  (二)表彰名额:评选表彰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50个,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850名(名额分配见附件2)。这次评选要向一线的工人倾斜、向科技人员倾斜。

  二、评选条件

  (一)先进集体条件

  1、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工作成绩突出。

  2、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提出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纪律严明,无违法、违纪现象。

  4、领导班子团结有力,作风民主,决策科学,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职工队伍安定团结、奋发向上,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条件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在发展生产、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2、在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协作,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为推动建设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

  3、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培育“四有”职工队伍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4、在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事故,抢救和保护国家、集体、人民生命财产,以及捍卫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维护国家、行业、集体利益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

  5、热爱本职工作,积极钻研业务,勤奋进取,无私奉献,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

  6、在其它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三、评选要求和方法

  (一)要坚持评选条件,确保评选质量。各地在推荐评选中,要坚持以政治表现、工作业绩、贡献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把评选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面向职工群众,并适当照顾到少数民族职工、女职工、科技及归国工作人员。

  (二)评选要坚持群众路线,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逐级审核的程序。推荐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人选要经所在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同意,未设职代会的单位要征得大多数职工的同意。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还要征求审计、税务、工商、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意见。对推荐人员的情况,要在其工作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至15天。

  1999—2002年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以上荣誉称号的人员,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包括政府直管的事业单位)厅(局)级(含)以上领导,不参加此次评选。

  (三)各级人事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要对被推荐对象的事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并将《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呈报审批表》、《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呈报审批表》(表样见附件3、4,用A4纸印制)及简要事迹材料(2000字左右要求打印)各一式三份逐级报送。要求上报材料事迹属实准确,字迹工整,手续齐全,加盖各级人事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公章。请各省区市建设厅(建委)于2003年10月31日之前将评选有关材料报评选表彰工作办公室。

  四、奖励办法

  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对评选出的集体授予“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颁发证书和奖牌;对评选出的企业职工授予“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授予“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

  五、组织领导

  (一)人事部、建设部组成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见附件1),负责本次评选表彰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设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评选表彰的日常工作。联系人:秦书星、王敏;联系电话:(010)68394038,传真:(010)6839430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成立相应的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的评选、推荐工作,并将负责人、联系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报建设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附件:1、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人员名单

     2、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额分配表

     3、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呈报审批表

     4、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呈报审批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三年七月九日